为进一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根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航天职院党委高度重视,通过研发并编制《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手册》、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常态化监督和评估等“三位一体”措施,助推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工作提质增效。
紧扣目标导向“关键点”,制定知识手册
学院与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邀请贵州师范大学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团队,结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研发《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手册》。
该手册是对学院学生进行六次测评和四轮约谈后,会同相关部门建议,经反复沟通、反馈及研判后,通过对学院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优化迭代后,形成贵州省高职院校范围内第一本成体系的关于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的工作手册。
据悉,该手册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系完整,循序渐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二是实践性强,内容均来自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践经验,是对一线实践经验的整理、总结、推广的应用,并对相关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有所升华,是对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构建的一种全新探索。三是系统易用,该手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危机的概念、心身反应、评估、预防和干预,日常心理危机教育等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常识,同时还详细介绍了校园常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操方案与技术,并对具体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法进行了阐述。
该手册的编制与实施,对保障学院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聚焦需求导向“贯穿线”,举办专题讲座
为切实提升师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学院邀请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注册督导师程刚教授(D-22-060),组织开展了“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实际运用”为主题的培训讲座。该培训以《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手册》为基础,内容包括心理危机的识别、应对方法、沟通技巧等,确保师生在面对心理危机时能够正确处理和应对。
强化责任导向“基本面”,常态监督评估
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工作。学工部、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与心理健康中心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措施和预案,确保在发生心理危机时能够迅速响应。
学院党委对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工作进行了监督和评估。通过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估等途径,及时了解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不断优化措施和方案。
在学院党委的重视和推动下,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学院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也得到了完善和优化,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心理危机的发生。
下一步,航天职院将继续加强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措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